大家都说2022年会更难,到底有多难,老百姓应该做哪些准备?
中国2021年,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,靠房地产,靠基建。
现在,随着越南取消封关,东南亚各国恢复生产,中国的出口贸易肯定会受影响,因为,客人进不来,出口订单肯定会受影响,接不到新订单了。
房地产也因为恒大的暴雷,打消了很多人的购房***,怕买到烂尾楼。
货币宽松政策,也会因为美国回购美元,加息而行不通了。
基建也不乐观,因为,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领先世界,该建的都建了,再建就浪费了,从高铁地铁入不敷出,高速没有什么货车,公交车上老人比年轻人多,就能看出中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,没必要再多搞大规模基建。
在这种大环境下,2022年肯定比2021年还难过,就是神仙来了也没辙。
从2020年开始,全球的经济都进入到了中段调整周期中来。总的来讲就是***疫情打破了全球原有的产业链和供应链,再加上全球从2015年之后所积累出来的产业过剩生产过剩,被疫情这个黑天鹅因素催化以后,大家的直观感受似乎大环境有所变化。
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,关心的其实只有两点,一个就是就业和收入,另一个就是物价。2021年一部分的行业,尤其是以互联网和金融行业为主,已经面临着行业内部的调整和人员的优化。去年一部分的物价上涨也是比较明显的,这用经济学原理来讲就是滞涨。
所以这是基本客观的情况,并不是说这两年才开始的,只是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已经影响了我们。总的来讲,今年也就是2022年,全球宏观经济将会继续面临较大的挑战,与我们有关的基本上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,外需下降,还有就是警惕美元加息周期带来的资本流动。
不过这些也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影响的,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,不要随意胡乱的投资,保持稳定的收入,再此之外有精力的就是尝试搞点副业,自媒体、滴滴***、外卖***、摆个小地摊等等都是可以尝试的。有技能的去接点私活也是可以增加自己收入的。
用《双城记》里面的一句话来讲: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,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,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。加油,朋友们,新的一年希望我们会心想事成的!
我们单位属于跟房地产关联行业。现在是社保交不上,工资也发不下来,还欠了供应商好多货款。据说申请破产,但不符合破产法,上面不批,只能硬着头皮撑。但光撑也撑不下去呀,已经在着手裁员了,过了元旦就会正式实施。公司年轻人不多,大部分都是四五十岁,五十多的,离了公司再找工作不好找,很多人保险也都差几年。不上不下的,很难办,但公司铁定是要缩小规模了,整的***自危。房地产要是不行,我们公司也就一直不行。去打个零工都内卷,人太多了,工价降了,还限制年龄,四十五岁以上的不要。终于体会到中年人的尴尬和难处。每个人都如履薄冰,工作更加卖力和敬业。
这两年都勒紧裤腰带,不买房不买车(都不买房,我们公司效益岂不更差?[捂脸])。衣服也少买,保持个基本的学习生活成本就行了,攒点钱,拿手里放心些。还有就是要给全家人交保险,最起码也得交个城乡医保,320那个。疫情当前,不确定因素太多了,有个保险踏实些。这是必需的。另外要抓住一切机会多挣点钱,找个***啥的。所谓手有余粮,心中不慌嘛。别的说不上来,希望大家各抒己见,毕竟人多点子也多,大家一起携手并进度过难关。
也许吧,如果说2020年的疫情来的突然,但那个时候国家还是给出了一些缓解政策的,比如免房租,免税等等一系列政策。
到了2021年,虽然不如2020年那样全国***,但还是时不时的这个城市封了,那个城市封了,多多少少会造成局部经济不稳定,但2021年已经没有了免房租,免税收等国家层面的政策,大家过的就极其艰难。
现在旅游行业打击严重,老百姓手里的钱也不敢乱花,今年双十一,双十二都没啥响动,与过去那种几个小时几百亿的流水相比,今年简直就是惨不忍睹。
下半年教培由于双减,要么跑路(家长损失惨重),要么裁员(教职损失惨重),要么转型,总之对于一个背负了房贷车贷,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,无论那是谁摊上什么都是惨重的代价。
更别说某大暴雷引起的连环地产暴雷,无论是国家(坑的是国家的钱)还是家庭(一家人倾尽全力买的房子)抑或是个人(每个人都背负着大量的***),都被炸的无以言表。
至于2022年,如果说2021年各种资金链断裂开始,那么2022年也许还会有一个接一个的新炸点在等着我们。
2022年该干嘛?能不跳槽先别跳槽,能不创业先别创业,没有把握的投资别干,先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捂紧自己的口袋,能省就省,不该花的先别花,就看谁熬的时间长,谁活的越久越能看到希望,谁就能胜利。
全世界哪怕还有一个国家的疫情不结束,咱们就都别想消停。
真希望2022年一醒过来,一切都结束了,世界重归正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