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美食文化你知道哪些?
饮食文化和当地理、风土、气候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比如洛阳水席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洛阳美食,造就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洛阳地理环境和气候,洛阳四面环山,处盆地,雨量少,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和偏辣的美食,以抵御气候干燥寒冷。
食色性,食是第一位的,不吃饭会饿死,这是常识。如果人类哪天可以不吃饭而活着,那世界和平就指日可待。吃得好,吃美食,又是与一个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关系,与民族,也与地理有关,比如南北由于基本的历史地理不同,自然美食文化有很大差异。记得林语堂这个绅士和“吃货”,在某本书中说过,大意是,没有一个英国作家肯屈尊俯就地下三四第去写一本有关美食的书,因为在英国人眼中,写这种有关美食的书是不入流的,也不属于文学之列。但是,中国的李笠却不这么看,不仅写诗写戏剧,还写了一本有关“吃”的书,因为这在中国文化里是不会遭到贬斥的,反而是一种闲情逸致的体现。所以就可以理解,为何许多中国作家即使在***中还是写到很多有关美食的内容,常常将“吃”视为人生的某种隐喻。在《北京的茶食》一文中,周作人说过一段常被引用的话:“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,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,生活才觉得有意思。”美食就是在填饱肚子之外,对更好的东西的追求。在有用和无用之间,人活着也大概就是这样吧。
著名的作家汪曾祺说,“嫩香椿头,芽叶未舒,颜色紫赤,嗅之香气扑鼻,入开水稍烫,梗叶转为碧绿,捞出,揉以细盐,候冷,切为碎末,与豆腐同拌(以南豆腐为佳),下香油数滴。一箸入口,三春不忘。”读着这样的文字,想减肥也是没戏的。
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不仅仅是简单的做几个菜的问题。中国美食文化有其突出的特质属性:
一,养助益充
注重素食为主,重视药膳和进补,并且讲究“色、香、味”俱全。
二,五味调和
突出菜肴风味鲜明,适口者珍,历有有“舌头菜”之誉。
三,奇正互变的烹调法
既崇尚以厨规为本,但又不拘泥此规,推崇灵活变通。
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是根据此地的风俗民情、天气、地理位置、农牧物产、饮食习惯、养生等相互影响的。
中国按地区划分自古就有“南米北面”的说法,就是农牧物产所影响。川地多食花椒是因为此地多林雾湿气,花椒能除湿。临水多食鱼,靠山多野味菌类。按口味又有“南甜北咸东酸西辣”之分,主要是巴蜀、齐鲁、淮扬、粤闽四大风味。
现中国按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不同总结为八大菜系,为鲁菜、川菜、粤菜、苏菜、闽菜、浙菜、湘菜、徽菜。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国所有地区的饮食文化。关于八大菜系的特色,本文不做具体介绍,感兴趣的可以网上搜索,我们这里只先说满汉全席。
满汉全席为清朝饮食文化的最高峰,全席108道菜,顾名思义是结合满族和汉族各个地区的特色所成,是一种文化的盛宴。关于108道菜的菜名自来也有争议,说法各不同。但这不重要,满汉全席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,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包容的思想。
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单一的、孤立的、更不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形式。“包容、相互促进、取长补短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,饮食文化亦是如此。
要说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,你都知道哪些关于饮食的文化,小编是知道几个的,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见解吧。
第一个是中华饮食文化真的是非常的博大精深,从各个方面都有讲究。
第二个是选料精良,选料这方面,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,也是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,每一个中国厨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。对于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,包括主料、配料、辅料、调料等,都有很多讲究。
第三个是技法各异,不同技法具有不同的风味特色。常用的技法有:炒、爆、炸、烹、溜、煎、贴、烩、扒、烧、炖、焖、氽、煮、酱、卤、蒸、烤、拌、炝、熏,以及甜菜的拔丝、蜜汁、挂霜等。这么多种技法是不是很神奇呢。
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,你都知道哪些关于饮食的文化的见解,希望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