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的家乡有哪些可以推荐打卡的艺术景点?
成都是中国当代艺术繁荣昌盛很重要的一座城市,从这里走出了许多享誉中外的当代艺术家,可以打卡的艺术空间就自然很多:
四川美术馆
成都画院(成都美术馆)
成都当代美术馆
成都诗婢家美术馆
四川诗书画院(四川中国书面美术馆)
成都蓝顶美术馆
许燎原当代设计艺术博物馆
武候词美术馆
岁月美术馆
我的家乡有北魏时期留下的辽代密檐砖木宝塔,和千年古刹,融南北文化于一体,历史演变民族和合的印记,都在其中有确切的例证于体现,对现代人研究当时的历史进程蒙汉文化具有深刻的意义!
福建省仙游县,全国最大红木古典工艺品家具集散地之一。仙作红木古典家具的制作技艺于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。仙作,与“苏作”、“京作”、“广作”并称为全国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之一。复古风格,***风范。榜头镇的坝下和博览城,还有度尾镇的海峡旅游艺雕城都是欣赏仙作工艺的绝佳之地。
定鼎门看烟花车停哪里?
定鼎门是洛阳元宵节烟花秀的举办地之一,观看烟花的人较多,建议你提前前往,并选择距离定鼎门较近的停车场停车。以下是一些距离定鼎门较近的停车场:
- 定鼎门北广场直到滨河路(最佳聚集观赏地)
- 洛阳博物馆之都游学基地
- 洛阳博物馆广场
- 隋唐植物园
- 博物馆东广场步行街
- 文博公园
- 龙门大道
韩熙载才名远播为何终生未登相位?
首先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,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被录取为进士,有天赋、雄心和抱负。而且积极向上,年轻有为,他没有被重用有一下原因:
一、得罪人太多,而且得罪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人物。南唐中主李璟非常欣赏他,他也提了很多建议和意见,所以的得罪了很多当时有名的权臣,导致仕途不稳定。
二、本身生活不节制,经常在作风问题上有问题,生活比较放荡,导致皇帝对他印象不好。
三、生活在南唐晚期的他,似乎对当时社会大势已经看透了。他知道北宋虎视眈眈的盯着南唐,迟早要统一,这是历史大势。如果在自己丞相的位置上丢了江山,也会成为一大笑柄。
“旗亭画壁”是指哪三个诗人的故事?最后究竟是哪位诗人胜出?
旗亭画壁,这个故事最早是出自《集异记》,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三位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人:王昌龄、王之涣和高适。
一日天寒微雪,三个人来到了旗亭喝酒吃肉,正好有十几个梨园的伶官和四个有名的歌妓来到此地卖唱。
古代所唱的曲子就是一些比较流行的诗词,三个大佬围在一边,边烤火边听曲。王昌龄想了个主意,说我们各擅诗名,不知究竟谁胜于谁,今天可以看看她们唱谁的诗,最多谁就获胜。其他两个也不甘示弱,就答应了。
第一个歌妓出来唱的就是王昌龄的那句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,王昌龄得一分,就在墙上画了一道。第二个歌妓唱的是高适的“开箧泪沾臆”,高适也在墙上画了一道儿。
王之涣看了,内心稳的一批,对他俩说:“这几位都是普通的歌妓,唱的也都是下里巴人的东西,应该看看那位最漂亮的歌妓,唱的是谁的诗,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,我就终身不和你们二位争。”等到那个歌妓来唱的时候,果然是王之涣的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”。
三人听了开心大笑,歌妓们为他们大笑而感到奇怪,等到知道了他们三人的身份,非常兴奋,拜请他们入席。
这就是旗亭画壁的由来。虽然这个故事很有可能是***的(比如为啥这三个歌伎唱的恰好就是这三个人的诗),但是也可以看出编造这个故事的人内心对于王之涣还是非常推崇的,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当时王之涣诗名之盛。
旗亭画壁的故事出自唐代的《集异记》,原文如下:
***中,诗人王昌龄、高适、王之涣齐名。时风尘未偶,而游处略同。
一日,天寒微雪,三人共诣旗亭,贳酒小饮,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,登楼会宴。三诗人因避席偎映,拥炉火以观焉。
俄有妙妓四辈,寻续而至,奢华艳曳,都冶颇极。旋则奏乐,皆当时之名部也。昌龄等私相约曰:“我辈各擅诗名,每不自定其甲乙。今者,可以密观诸伶所讴,若诗人歌词之多者,则为优矣。”
俄而,一伶拊节而唱曰:“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昌龄则引手画壁曰:“一绝句!”寻又一伶讴之曰:“开箧泪沾臆,见君前日书。夜台何寂寞,犹是子云居。”适则引手画壁曰:“一绝句!”寻又一伶讴曰:“奉帚平明金殿开,且将团扇共徘徊。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。”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:“二绝句!”涣之自以得名已久,因谓诸人曰:“此辈皆潦倒乐官,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!岂阳春白雪之曲,俗物敢近哉?”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:“待此子所唱,如非我诗,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!脱是吾诗,子等当须列拜床下,奉吾为师!”
因欢笑而俟之。须臾,次至双鬟发声,则曰: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涣之即揶揄二子,曰:“田舍奴!我岂妄哉?”因大谐笑。诸伶不喻其故,皆起诸曰:“不知诸郎君,何此欢噱?”昌龄等因话其事。诸伶竞拜曰:“俗眼不识神仙,乞降清重,俯就筵席!”三子从之,饮醉竟日。
这个故事讲的是王昌龄,高适,王之涣三人在旗亭喝酒斗诗,最后胜出的王之涣。
一、大唐盛世,诗人辈出,唐诗成为诗歌史上耸立的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。唐朝还是历史上,最最开放、最多元的朝代,在诗坛上出现了配乐歌唱的乐府、声诗并著的局面。“旗亭画壁”,就是指唐玄宗***25年间,3位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、王昌龄和高适,聚会唱和比诗的雅兴故事。
二、唐玄宗***25年,诗风日盛,不分朝野,无论官民,都喜欢吟诗唱曲。唐诗最初是按曲谱填词,供人吟诵和歌唱的。同为著名边塞诗人的王之涣、王昌龄、高适在东都洛阳游学时,他们互相倾慕对方,常常小聚唱和。有一天,他们一起到酒楼去赊酒小饮,遇到梨园十余子弟登楼聚会宴饮,三位诗人围着小火炉,且看她们表演节目,一会儿又有四位漂亮的梨园女子,登楼演奏当时有名的曲子,这些曲子都是用著名的诗改成的。他们私下相约定: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谁的诗多,谁就最优秀。一位歌女首先唱道:“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”。这是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,他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说:“我的一首绝句”。随后一歌女唱道:“开箧泪沾臆,见君前日书”。这是高适的《哭单父梁九少府》,高适伸手画壁:“我的一首绝句”。又一歌女出场唱的是王昌龄的《长信怨》:“奉帚平明金殿开,强将团扇共徘徊”。王昌龄又伸手画壁,说道:“两首绝句”。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,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,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。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、最出色的一个说:“到她唱的时候,如果不是我的诗,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;如果是唱我的诗的话,二位就拜倒于座前,尊我为师好了”3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。一会儿,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,她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: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”,接着又唱了两首王之涣的诗。这就是“旗亭画壁”的故事,记载于唐代文人薛用弱的《集异记》中。
三、以著名边塞诗齐名的王之涣、王昌龄和高适是好朋友,他们与岑参称为“唐朝四大边塞诗人”。王之涣豪放不羁,常击剑悲歌,他的诗多被当时的乐工制曲歌唱,名动一时。遗憾的是他的诗只流传下来6首,但首首都是经典名作,如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家喻户晓。另一首《凉州词》: 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 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”。更是流传甚广。靳能在《王之涣墓志铭》中,称赞他的诗:“尝或歌从军,吟出塞,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,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,传乎乐章,布在人口”。王昌龄 被后人称为“七绝圣手”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。作品有《王昌龄集》,存诗181首,体裁以五古、七绝为主,题材则主要为离别、边塞、宫怨,数量之多,体制之备,题材之广,令人惊叹。高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,有《高常侍集》等传世,存诗一百七十余首,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,不加雕琢,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