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写一首自己创作的古诗吗?
沈阳市博才中学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学校,二女儿就读该校,有感而发,写了一首藏头诗《博才赞》:
博闻强记心欲谦
才高八斗敬先贤
中庸之道要铭记
学富五车气宇轩
华灯初上沈水畔
夏商周后续新篇
之乎者也今尤在
光耀神舟正扬帆
当然可以了。平常我就喜欢创作一些古诗啊,对联什么的。但是创作起来由于古诗的平仄格律要求的比较严,创作也比较困难。往往就是一时兴起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的,顺手就来一首打油诗,图个一时开心快乐。
这次有点不一样了,看到这个题目,心里边就一阵暗喜。因为前一阵刚好创作了一首古诗,又是按照格律诗的格式精心琢磨出来,意境方面基本贴合当时的实际情景。恰恰又遇到了一个适合发表这首古诗的提问,顺带就发表出来供大家评论斧正为盼。下面请大家欣赏我的原创古诗。
《呼蛰夜语》
松下抚琴闻浪啸,月前弄笛现星凋。
山斋僧侣经声止,呼蛰细语话容憔。
这首诗创作是在惊蛰前的一个晚上,我住的出租房旁边正好是一座山峰,有风吹着松林呼呼作响。像琴瑟的嘶鸣,句中闻浪啸原本要写作闻松啸的。但是松字不符合平仄格律,只好调整为“闻浪啸”,效果有点夸张。
隔壁的房间正放着音乐,有笛子的声音飘到我的房间,外面的夜空一轮明月竞然没有一颗星星陪伴。“月前弄笛现星凋”我感觉算是这首诗里最贴和意境的一句了。
山庙里和尚们的晚经已经结束了,诗里面说的山斋,是建在寺庙旁边,它是带发信士休息的斋房。诗中此处需要仄声,只好以“山斋”二字喧宾夺主了。
此时正值疫期宅家隔离阶段,烦闷情绪逐日见长,当风声 渐渐小了,隔壁的音乐也停止了,角落里突然传出两声早出蛰虫的叫声。仿佛要和我聊天一样,嗯,有点意思。不如“呼蛰夜语话容憔”吧。
以上是我创作这首诗的整个过程,希望 大家能够喜欢。并请多提宝贵意见,指导斧正,共同进步。愿快乐和诗词与我们同在。
俗语云春雨贵如油,可今年特殊。前两天北风起,温骤降,天乍阴,淅淅沥沥,淅淅沥沥,下起雨来,是故,做《听雨》
老病心绪总难平,
冷雨三更又五更。
空城千座日闭户,
残喘万丝夜吞声。
小康利民福何如,
大国战疫兴正浓。
方知苍天也垂泪,
滴到沧桑亦有情。
笔者在给培训机构高三复读班上课的时候,为一个学生写过一首诗。这个学生基础不错,很聪明,很有前途,可是,却对学习“不上心”,整天优哉游哉的样子,让我看起来觉得实在可惜,便在他的试卷上写了下面的一首诗:
本是黄河天上水,
偏做溪流幽径间。
潺潺淙淙数遭绕,
汩汩涛涛一重天。
这个学生读懂了我的意思,便主动看找我,一番谈话后,该生“洗心革面”,最终考入一所985学校。
不好意思,我不是古人,可以写一下,但那不能叫“古诗”,献丑了。
【四字诗一首】
《茶花》
植树三月,和风拂云。
暖日亲苑,茶花卖萌。
似火犹焱,吸睛引人。
送去宾客,迎来亲朋。
【五字诗一首】
《春悲秋喜》
喜鹊树头歇,繁花风里摇。
如果在古代,如何成为一个“网红”?
我总结了几种成为“古代网红”的办法:
宋朝的时候官府会发放“酿酒许可证”给私人,允许私人自行酿酒,这种酒店便被称为“正店”,是属于官方允许自酿酒,同时也可将自酿酒对外销售给其他私人酒店,自然这种酒店都是做的大营生,寻常都是城中的豪华大酒店。
如《清明上河图》中所绘的“孙羊店”,便是一家远近闻名的“正店”,生意可以说是相当红火,在整个汴梁城内可谓人尽皆知,而站在酒摊儿前卖酒的掌柜,以及店中拨打算盘的账房先生,也都可看作是当时的网红,这算是一种“网红饮品”带动的名声效益,提起当时的汴梁城孙羊店,估计很多人都能顺便提一嘴卖酒的老板,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晓的“网红”了。
如北宋著名歌姬李师师,不仅引得宋徽宗流连忘返,还让各路诗豪尽折腰,当年的李师师可谓大宋第一名伶,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慷慨赠诗,如著名词人晏几道,所写《一丛花》:
年来今夜见师师。双颊酒红滋。疏帘半卷微灯外,露华上、烟袅凉口。簪髻乱抛,偎人不起,弹泪唱新词。
又比如著名词人周邦彦,所作《大宋宣和遗事》:
炉烟淡淡云屏曲,睡半醒,生香透玉。赖得相逢,若还虚度、生世不足。
网红是指的网络红人。这种人一般都具有某种特长或能力,而特别受人喜欢。所以,想象迅速成为网红,首先一定得有才。
在古代虽然没有网络,但是仍然有许许多多有才能的人成为受人追捧的人。就和现在的网红差不多,我们所熟悉的苏东坡曾经就是一名网红。他的粉丝从皇帝到平民,从王宫大臣,到普通文人志士,遍布天下。
欧阳修曾经说,读苏东坡的作品令他汗下,非常喜欢。
读轼书,不觉汗出。快哉!快哉!
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巨匠,他这样对苏东坡的高度评价,让苏东坡一时之间名满天下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读到了他写的诗词以后,都发出惊叹,惊叹于他的才华。渐渐的,苏轼就成了全民偶像。
就连当时的皇帝宋仁宗,都是苏东坡的粉丝。伺候皇帝的人都知道,如果仁宗皇帝在吃饭时突然停了筷子,不吃了,那一定是在看苏东坡写的东西。
苏东坡被贬黄州时。有一次,因为其他的事情耽搁了,有10多天没有写诗文,就没有诗文传到京城去,京城的人们都以为苏东坡去世了,大家都伤心不已,认为以后再也看不到他写的东西了。有些朋友甚至还打算去他的家里吊唁他。
正在这个时候,苏东坡又有作品传出来了,传到京城,人们开始欢呼,原来他还没有死,以后还可以看到他的诗词。
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就能看到苏东坡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。他可以算是网红的鼻祖了。
大家好,这里是沉香学历史。欢迎关注,每天涨点历史小知识!
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,“网红”是一种快速成名的方式,可是你知道吗,其实在古代也有一举成名的“红人”。
《史记·孝文帝本纪》上讲了这么一件事:汉孝文帝时齐太仓令淳于公获罪当处刑罚,皇帝下诏逮捕至长安下狱。太仓公没有男儿,只有五个女儿。其最小的一个女儿叫缇萦,独自悲伤流泪,就随父亲到了长安,上书孝文皇帝说:“妾父为吏,齐中人皆称其廉洁,办事公平,今却坐法受刑。妾悲叹,死者不可复生,受刑者不可以将肉体恢复,即使要改过自新,也无路可走了。妾愿没入官婢,赎父刑罪,使得自新。”书奏天子,天子怜其意,乃下诏说:“我听说虞氏时,画衣冠异章服就算是惩罚了,而老百姓没有什么犯罪的。为什么呢?国家的治理已经到达很高的水平了。今法有三种肉刑,而奸不止,问题出在哪里呢?是我德薄教化不明确吗?我自己实在感到惭愧。所以,教化百姓不够就会使愚民陷得很深啊。《诗》曰:‘恺悌君子,民之父母’(和乐平易的君子,是人民的父母)今天,人民有过,教化未施而加重刑法,使得要改邪归正者没有道路。朕甚怜惜他们。夫刑至断肢体、刻肌肤,终身不息,这是怎样的使其痛苦而无德治啊,这怎么能称为人民的父母官?其除肉刑。”
普普通通的少女缇萦只因为父亲申张正义,一封书信引起皇帝的高度重视,皇帝下达诏书,废除肉刑。从此中国肉刑的废除就与缇萦联系在一起,缇萦不但在当时就出了名,而且进入史书,从而流芳百世。回头看这件事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,没有半点“做作”“做秀”“故意而为之”。父亲蒙冤,只一句话激起了女儿的自尊心与孝心,激起了亲情下的良知,更激起了封建社会作为一个被压迫者妇女的对社会的抗争意识,谁说女儿不如男,我就来试一试,她发出的抗争的代价是高昂的“妾愿没入官婢”,终生为奴。这一封字字血泪的信,只有一个普通的被压迫妇女才写得出。 汉文帝为什么看重这封信,并且随即下达废除肉刑的诏书,应该说汉文帝早有废除肉刑的想法了,而这一封正好是个契机。在中国历史上汉文帝是一位口碑很好的皇帝,在他当政的23年里,“会天下新去汤火,人民乐业。”“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。”对他所宠幸的夫人“全衣不得曳地,帏帐不得文绣,以示敦朴,为天下先。”汉文帝还打算用选举制产生皇位的继承人,只是没有成功。如果这封信到了一个主张暴政的皇帝手中,肯定会如同石沉大海,或者反过来缇萦要受到追究,甚至进牢房。
在汉朝还有一个普通人也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举动受到皇帝重视,“官拜”两千石,全国闻名,司马迁写入《史记》,从而千古留名,这个人就是方术之士宁乘。当时西汉因与匈奴年连战争,国家经济状况不是很好,汉武帝的一位很受宠的王夫人家境贫寒,国家财政也没有钱给她父亲。宁乘在方术上搞不出什么名堂,穷得穿的鞋子连鞋底也没有,于是整天研究皇室,发现了这个秘密,就拦住受到多次赏赐钱财多多的卫青,要卫青给些钱王夫人。卫青借向王夫人的父亲祝寿的机会送去五百金。后来汉武帝知道这件事,一下子将宁乘提拔为东海郡都尉,禄二千石。
在战国时期也有不少普通人一举成名的,毛遂就是一个例子,他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,三年了,没有任何作为,平原君都不认识他,门客们瞧不起他。赵国遭到秦国的侵略,为合从之约,平原君要组织一个代表团到楚国去,要楚国按从约办事,出兵击秦。***20个人,缺一个,毛遂自荐,也就马马虎虎算一个成员了。毛遂之辩有个特殊的本领,死死地揪住对方可以辩驳的一点不放,加以发挥,以达到辩者的目的。这一点就是,楚王无缘无故的喝叱毛遂,你是依仗你人多吗?人少的办成大事的多得很,你人多有什么用,与秦作战,一败再败,不知羞耻。 其实,楚王一直没有说“我人多”,也许是楚王心理的话,毛遂抓住了,楚王却一时反应不过来。楚王被骂得狗血喷头,由盛气凌人而变成一蹶不振。毛遂只提了一下合从,楚王立马主动答应。这个议了一个上午的迟迟不决的事,在毛遂一阵痛骂后解决了。毛遂真的脱颖而出了。从此平原君以及另十九个人都对毛遂刮目相看了。